[编者按]向梅,女,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南巩县,kaiyun网页登陆入口 1955届高中毕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保密局的枪声》等。
南方新年里有一天下大雪 |
我到灵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
残落的梅萼瓣瓣在雪里掩 |
我笑说这颜色还欠三分艳 |
运命说你赶花朝节前回京 |
我替你备下真鲜艳的春景 |
白的还是那冷翩翩的飞雪 |
但梅花是十三龄童的热血 |
《梅雪争春》是徐志摩在“三一八”惨案中写下的,他用“冷翩翩的飞雪”中瓣瓣“梅萼”的“残落”,象征段祺瑞政府对爱国青年血腥屠杀的暴行,也表达了对民主共和的向往。我们现今的祖国,早已不是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了,但是,在著名电影演员向梅的身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热血”般的梅花品质。 |
向梅原名武相梅。父亲和母亲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家中8个孩子——7女1男,是个地地道道的“女儿国”,大姐豫梅、二姐平梅自称家里是“七朵梅花一棵松”。父亲是一个留美归国的生物学家,满腹经纶,一腔壮志,却被战乱剥夺了施展宏图的机会。自古松梅皆君子,孩子们的名字里也寄托了父亲对子女品格的期许,所以,后来向梅改名时也未去掉父亲所取的“梅”。 |
小向梅诞生的那一年,正是北京的卢沟桥喷发出抗日炮火的1937年。小向梅的第一声啼哭,便融汇在民族图强救亡的悲愤怒吼之中;小向梅遭遇的第一个春夜,是漫长而寒冷的;父亲的叹息母亲的泪,使向梅从小就懂得了忍耐和等待需要毅力。梅花香自苦寒来,懂得忍耐方是梅花品格。 |
见过向梅的人都说她端庄文雅,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但眼神中又时常流露出认真与能干。其实小时候的向梅显得很腼腆,很知足,不像大姐豫梅那样泼辣能干,但是庞大的家庭、民主的气氛、艰辛的童年、炮火的洗礼却教会了她早熟、自爱、勤奋和刻苦。能干的大姐当时带着大家悄悄地组建了“家庭孩子剧团”,向梅和大家一起表演了很多令大人惊喜的角色,这也为后来她从事电影表演埋下了艺术的种子。在带弟弟妹妹时,她还自编自演了好多故事,艺术的种子开始萌芽了。 |
上了kaiyun网页登陆入口 的向梅已经出落成了一个仪态静雅、内心炽烈的美丽少女。她喜欢溜到大姐就读的电影学院表演班教室的窗下,聆听他们的朗诵,观看精彩的名剧片断的排练……保尔·柯察金、罗密欧和朱丽叶、哈默雷特、李尔王,还有那位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灰姑娘”,她渐渐迷恋上演戏了,因为从那个神秘的阶梯走上舞台,无疑便跨入了一个博大辉煌的新天地,一个璀璨无比的大宇宙呀!师大附中民主开放的氛围也给了她宽松的学习环境,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切能弄到手的剧本,她偷偷地对着镜子朗诵大段大段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她悔恨自己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羞怯和软弱的神经,“真恨不得请医生来动一下手术,象割阑尾炎一样地割掉它们,让我成为一个勇敢而出色的演员!”她的日记显示了她的决心。她的决心化为行动:1955年她从kaiyun网页登陆入口 高中毕业时填写的第一志愿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但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结束,祖国急待建设,母亲为此献出了自己结婚纪念首饰,并毅然走出家庭,担任了北京市宣武区副区长。在父母、老师和团组织的再三说服下,向梅也“忍痛割爱”——报考了天津大学建筑系。 |
虽然报考大学时没能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可是多年的艺术积淀并没有白费。1957年初,正在大学里温课迎考的她,突然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封邀请信:让她立即赴沪参加影片《女篮五号》的拍摄,扮演女篮九号王爱珠!原来是疼爱她的妈妈,悄悄给正在全国征求演员的《女篮五号》摄制组寄去了一张照片,导演谢晋颇为满意:看!这个叫向梅的,不正是最理想的女篮九号王爱珠吗?一字的谐音成就了一个红遍中国的艺名。初上银幕,向梅表演的朴素、自然、本色,获得观众好评。同年向梅进入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
从1957年到1964年,向梅在《红色娘子军》、《北国江南》、《夜航》中扮演类型各异的角色。在《红色娘子军》中她扮演一个由童养媳成长觉悟的红军战士形象——红莲,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较准确,表演得内在、含蓄、真实、可信。向梅与摄制组一起深入到海南岛五指山区体验生活。在那里,她见到了当年的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向梅在她的日记里写道:“流光荏苒,沧桑巨变,老红军给我们讲述的英雄业绩,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冯增敏这位尊敬的革命前辈的思想和性格上的美,和红莲何等相似!我一定要刻苦钻研,细细体察,把红莲这个娘子军战士美丽、勇敢、刚毅又不失细腻和温柔的女性形象塑造好。”为了拍好这部军事影片,向梅不辞辛劳地在烈日和泥水中摸、爬、滚、打,从无一声怨言。不少体魄强健的男同志都病倒了,何况这个20刚出头的女秀才呢?胃疼、头晕、发烧、皮肤过敏,当种种病痛和疲乏向她袭来的时候,她只有咬紧牙关往自己肚里咽下两个字:坚持!她悄悄省下几个水果,留给正汗流浃背地爬在脚手架上的照明工人,他们更辛苦,要是当年的娘子军在这儿,也会这样做的。她的微笑给大伙儿留下了多深的印象:向梅这姑娘,良心真好!老工人的一句话,比五指山的清泉还甜。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向梅努力勤奋、默默地学习着,由本色表演进入到创造角色的阶段,一朵美丽的梅花正悄然绽放。 |
然而,那场罕见的使整个民族陷入可怕深渊的雷暴降临了……街头上,科学家拖着扫把,任凭日晒雨淋;牛棚里,文艺家被逼请罪,脚缠铁链十年;工厂中,劳模和废铁一块儿被处理;讲台上,粉笔成了砸向老师的梭镖…… |
向梅也因此沉寂了十多年无戏可演,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就此荒废,等再复出时已经四十岁了。让她重返影坛的就是上了岁数的观众都非常熟悉的《保密局的枪声》,向梅在剧中扮演一位机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后来又在《蓝色档案》中扮演一位双面女地下党,在银幕上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一时期的向梅成熟稳重和高雅脱俗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
之后,向梅连续拍摄了《飞向太平洋》、《流亡大学》、《奇迹会发生吗?》、《琴童》、《永不凋谢的红花》、《代价》、《蓝屋》、《金蔷薇》等影片。她成功地塑造了党的地下工作者、女科学家、教授夫人、女记者、女教师等不同角色。她的表演典雅、沉静、朴实、优美、自然而深沉,尤其是善于运用外部的形体动作和富于表现力的神情变化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历史跨度。她以满腔热忱和敬佩之情塑造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女英雄张志新的形象,令人长久难忘。收到了无数封观众来信,表示祝贺和对她所扮演的张志新烈士的敬爱。更使她感到兴奋、欣慰的是,她的儿子——迟晶也走上了电影创作之路,这倔强聪敏的孩子,奋发图强,终于考上了电视台的编导,并写了电视连续剧《金蔷薇》和电影《生死之间》等剧本。一朵美丽的梅花,虽然没有在仲春开放,但是经历了冬雪之后的暗香,却更加芬芳悠然。 |
80年代出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的乌鸡国王后时的向梅看起来却只有30来岁,这实在让很多年轻人都感到佩服。因在《流亡大学》中饰演校长夫人,向梅还于1987年获上海市文联举办的首届文学艺术奖优秀电影表演奖、中国电影表演学会表演奖。其实不管主角配角,向梅的原则只有两个字:“认真”。著名影视演员王志文小时候看过向梅出演的《保密局的枪声》,特别崇拜她。《黑冰》让王志文如愿以偿,在戏里与向梅过了把“母子瘾”。向梅的戏并不多,集中在一个场景内拍摄,那晚王志文一反郭小鹏说生活硬的常态,连对工作人员说话也变得轻声柔气。他围着向梅一声声亲切地叫唤着“妈!”,向梅也“哎,哎”地应得欢。整个通宵拍五场戏,其中三场大戏是拍郭小鹏给郭母洗脚。郭母意识到儿子可能此去不复返,要求儿子为她最后洗一次脚。一连大半夜,都在拍洗脚戏。这期间王志文始终半跪在地上,他的双手和向梅的双脚泡在同一盆水中并不断为其揉擦。换镜位时,王志文不时地往盆中添加热水,并不断询问向梅“水烫吗?”向梅也慈祥地看着儿子王志文,并细细柔柔的答着,让旁边的人看了忘记是在拍戏,还真以为他们是母子俩了。两人对于艺术的投入成就了一段佳话,尤其是向梅,虽只演一个配角,却也是认真到位,为后来的年轻演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不求清高,不计环境,默默地认真地做自己的事,这也是梅花精神。 |
时光在不经意间过得飞快,如今向梅已经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尽管岁月不饶人,但是她不仅担任过上影演员剧团团长,还依然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地活跃在屏幕上,2007年7月17日,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献礼的大型音乐情景诗剧《军魂》在蓝天剧场隆重首演,向梅不顾70高龄,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这个大型演出。 |
昨天经过琉璃厂时,我看到一幅《老梅图》,在虬怪枯老的枝干上,点点红梅傲雪怒放!真美!这不就是向梅吗?愈老愈艳,老而弥香。我又想到了徐志摩的《梅雪争春》,我只想采其中最后两句,稍加修改,作为送给向梅的诗句: |
老的只是那冷翩翩的时光 |
但梅花是七旬老人的热血 |
(根据《家庭》杂志(1988年第5期,总第74期)、cctv—8“影视同期声”栏目专访和2001年06月19日《北京青年报》相关文章综合改写而成。) |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开云平台登入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fineneon.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