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乡村振兴成果 走进平谷寅洞村——我校与北大社会学系、北师大经资院、外文学院携手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日期:2024-06-02访问人数:新闻来源:

2024年6月2日,我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同学在况莉副书记和政治、地理老师的带领下,与北大社会学系、北师大经资院、外文学院的师生一起来到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开启了一场从田间地头到乡村农户的实地探访,感受京郊乡村振兴成果。

微信图片_20240611133657.jpg

师生们一行受到了寅洞村村委会及国桃种植基地、中国节能“生态桥”示范园、寅洞村科技小院的热情接待。在刘家店镇国桃种植基地,北京农学院高程达教授带领师生们一头扎进已经挂果套袋的桃林,近距离观察大桃的生长状态与生态环境、生物防虫措施与种植管理技术。在高教授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引领下,在饶有趣味的一问一答中,师生们了解到了平谷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生产大桃的有利条件,更是在国桃基地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基质还田、农业减排固碳的生态发展理念。高教授告诉同学们,这不仅是咱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更是土壤碳和土地肥力的战略储备,声声话语中充满了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了高教授掌心厚厚的老茧和正在愈合的伤口,师生们深受感动。大家不仅亲眼见证了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更深切感受到科技工作者的拳拳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微信图片_20240612125642.jpg


随后,师生们在生态桥示范园区负责人的引导下,参观了生态桥园区的厂房与设备,并就“生态桥”的背景、理念、组织运行机制、实施成效以及持续长效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等议题展开了现场交流和讨论。师生们了解到,“生态桥”模式是将桃枝等废弃物收集后经过加工处理,与畜禽类粪便有效配比制成有机肥,村民用1.5吨树枝可以兑换1吨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大量桃枝等垃圾无法处理的难题,又推动土壤结构改善,提升平谷大桃品质,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创新了农村生态环境、农业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解决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师生们对刘家店镇的绿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40611133710.jpg


午后,师生们来到了寅洞村村委会会议室。在听了寅洞村张学淑等村委领导的介绍后,师生们积极提问,就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一二三产现状及其融合发展、促进大桃市场营销、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寅洞村的村规民约、康乐养老服务中心、生态文明积分制等都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学生们分成四组,每组在一位网格员和一个寅洞村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带领下,深入村庄农户和街头巷尾进行实地访谈调研。看到干净整洁的路面,走进宽敞明亮的小院,听村民兴致勃勃讲起寅洞村的今昔变化,师生们亲身感受到寅洞村的乡村风貌与发展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612125632.jpg


探访活动在依依不舍的作别和盛情受邀再来中结束。

此次探访活动是我校与北大社会学系、北师大经资院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建“田野课堂”,探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途径的一次新尝试。同学们在北京师范大学王海侠教授、北大社会学系薛雯静博士等老师学长的指导下,提前分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拟定调研提纲,实地调查访谈,合作撰写调研报告,对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方针有了真实感受。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推动乡村振兴”等思政课所学内容的生动印证。

未来,我校将继续携手大学院校,汇聚“大合力”、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深入探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和实践性,让思政课“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40611133859.jpg

撰稿:张知秋 郑茜图片:高歌编辑:高歌审核:况莉
上一篇:我校金帆舞蹈团参加“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演出 下一篇:心之所向 演绎未来 ——我校举办第二届学科职业体验活动
推荐新闻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开云平台登入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fineneon.com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办事指南 快速连接

© 1901-2023 kaiyun网页登陆入口 . 京ICP备1402035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61号

访问人数:

本站支持IPv6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