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西城区教育科研月中,kaiyun网页登陆入口 历史学科分论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李凯副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的方美玲副教授共同交流、研讨。历史组学科组长刘英老师主持本次活动。
本次专场活动展示了两节研究课,分别是初中赵鸿宇老师的《中国共产党诞生》,高中杨洋老师的《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赵老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师生一起搜集资料,提出探究问题,进行馆校融合的教学探索,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感悟伟大的建党精神。杨老师将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精选丰富的史料创设情境,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串使学生对货币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学科论坛中,教研组长李莉老师做了题为《单元学历案与大思政教育融合——推动历史课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的主题发言。历史组通过主题引领的学科纲要、精准的单元学习目标、大任务统领的问题链、结构化板书等提升师生的历史认识,切实促进课堂改进。历史学科注重凝练育人主题,凸显历史学科大思政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等主题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教学实践。
在专家点评环节,方美玲副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贯穿了发展性评价观,教师通过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学习评价侧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本课基于课程思政主题,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单元学历案的实施,达成唯物史观统领的教学评一体化。
李凯副教授指出,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内容多、理论庞杂、知识专业化程度高,因此教学中应该讲好“外史”,更加关注专题内容与历史阶段大事件的联系,避免过于专注“内史”,失去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杨洋老师的研究课做了很好的示范,大任务和问题链都是历史的核心问题,将货币制度与国家治理紧密结合,做到了选必教材与纲要内容的融汇贯通。
本次活动得到了现场听课老师的积极反馈,老师们认识到课程纲要和单元学历案对于课堂教学改进的积极推动作用。未来历史组会继续大力推进单元学历案,探索大思政课程建设,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开云平台登入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fineneon.com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