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至16日,我校高一年级钱学森班中参加“教育优才项目”的同学跟随三位带队老师赴云南丽江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研学之旅。
师生们首先来到丽江市第一中学,与丽江一中的同学们开展教育交流活动。绿水青山配以浓厚文化氛围,湖光云影烘托蓬勃青春气息。附中学子与一中学子共同走进一中校史馆,体悟其“滇西北革命与文化摇篮”精神;学习东巴文字,感受古老文化传承焕新生;打跳传统舞蹈,深植浓厚友谊、飞扬民族风情。在一中,附中学子看到滇西北教育成就,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弘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同龄人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同学们还走进丽江市儿童福利院,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打扫院落、布置心愿墙、举行篮球赛和联欢会,共迎新年。附中的同学们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礼物,福利院的孩子们也载歌载舞,表演了不少拿手节目。大家还一起在红纸上写下福字,一起包起饺子,福利院迸发出阵阵温暖的笑声。附中同学被福利院孩子们自爱自强、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深深感染,内心萌发了努力成长、将来更好建设社会、帮助他人的愿望。
研学期间,师生们专程前往丽江师范学院,参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学习了解张桂梅校长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在这里,一帧帧照片、一件件实物,使媒体宣传中的文字都变得真实而鲜活起来。丽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秦小健副院长分享了许多张桂梅校长感人事迹的细节。丽江市教体局工作人员易鑫老师深情回忆了此前在华坪女高读书时的经历,讲到张桂梅老师在三年中教会她责任与担当,使她在此后的工作中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张桂梅老师那无私奉献、执着坚持的大爱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给予同学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教育对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甚至一个地区、社会面貌的重大价值,和传递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还有幸见到丽江市教体局史敬忠副局长,对他进行了采访。史局长热情解答同学们的提问,介绍了丽江市教育发展的现状、理念与规划,特别是丽江市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教育优才项目”的同学们也更多理解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思考着自己对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丽江拥有三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此次研学过程中,同学们探访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与丽江市博物院,学习了解东巴文字起源与构造方法,理解东巴文化对中国、世界的重要意义;了解了纳西族的发展起源、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看到了丽江地区各个民族相亲相爱、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共同体建设生动实践。
同学们到拉市海国际湿地观测候鸟, 在玉龙雪山感受云雾飘散、雪山显现的神奇魅力;在徐霞客纪念馆,了解徐霞客与丽江的传奇故事;在木府,走近改土归流后木氏土司忠义报国的历史。
同学们走进丽江古城,感受古城作为“活着的文化遗产”独特的生命力、包容力。大家有幸聆听了丽江市社会科学专家杨树高先生、李超教授关于丽江古城的文化价值与保护情况的报告,并走进街道、店铺,寻访当地居民,开展“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开发”调查。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长江第一湾浩荡碧水,见证了红军战士在丽江民众的帮助下顺利抢渡金沙江。附中学子在石鼓镇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唱响《十送红军》、《四渡赤水》等红色歌曲,弘扬军民鱼水情,领悟红色文化精髓。走进镇上的竹园村感受纳西古乐、竹编草编等传统文化工艺传承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次研学中,附中学子从教育交流、榜样寻访、文化探寻等方面,全面感受丽江的自然魅力与人文精神。作为教育优才项目班升附中高中的学子,了解到首都之外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切身感受到中国教育事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存在质量、规模等不同程度参差,树立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的教育资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追求光,成为光,努力担当起教育强国的使命。
友情链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8号 开云平台登入
总机:86-10-83193000
邮箱: sdfz@fineneon.com
微信公众号